一、方案目標
提供安全、舒適、節能的隧道照明環境,確保車輛和行人在隧道內的行駛安全,同時降低照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設計依據
– 相關隧道設計規范和標準,如《公路隧道照明設計細則》等。
– 隧道的具體參數,包括長度、寬度、車流量、設計車速等。
三、照明系統組成
燈具選擇:采用高效節能的 LED 燈具,具有亮度高、壽命長、顯色性好、調光性能優越等特點。根據隧道不同區域的照明需求,選擇合適的燈具功率和光分布特性。

照明分區:
入口段:為使駕駛員在進入隧道前能適應隧道內的亮度,入口段照明亮度需較高,采用高照度燈具,并設置過渡照明,使亮度逐漸降低至中間段水平。
中間段:提供穩定均勻的照明,亮度滿足駕駛員視覺需求,保證行駛安全和舒適性,燈具布置根據隧道寬度和高度合理確定間距和排列方式。
出口段:為避免駕駛員在駛出隧道時因亮度突變而產生視覺不適,設置適當的出口照明,亮度逐漸降低至隧道外環境亮度水平。
供電系統:配備穩定可靠的獨立供電系統,包括配電箱、變壓器等設備,確保照明系統正常運行。同時,設置備用電源,如柴油發電機或不間斷電源(UPS),以應對突發停電情況,保證隧道內應急照明的供電。
四、控制策略
時間控制:根據當地的日出日落時間,結合季節變化,設定固定的照明開啟和關閉時間。例如,在夏季,照明開啟時間可設置為晚上[具體時間],關閉時間為早上[具體時間];冬季則相應調整為晚上[提前的時間]和早上[推遲的時間]。這種方式簡單直接,但不能根據實際的天氣和交通情況靈活調整照明亮度。
光感控制:在隧道入口和內部適當位置安裝光照度傳感器,實時監測隧道內外的光照強度。當隧道外光照度低于設定閾值時,自動開啟照明系統;當光照度高于閾值時,關閉或降低照明亮度。例如,當隧道外光照度低于 200lux 時,啟動照明,且根據光照度的變化自動調節燈具亮度,實現照明系統的智能控制,節能效果明顯。
車流量/車速控制:通過安裝在隧道入口和內部的車輛檢測器(如地磁傳感器、雷達傳感器等),獲取車流量和車速信息。當車流量較大或車速較高時,提高照明亮度,確保行車安全;當車流量稀少或車速較低時,降低照明亮度,以達到節能目的。例如,在車流量超過[設定值 1]輛/小時且車速高于[設定值 2]km/h 時,將照明亮度提高到[高亮度值];當車流量低于[設定值 3]輛/小時且車速低于[設定值 4]km/h 時,將亮度降低到[低亮度值]。
遠程監控與集中控制:建立隧道照明遠程監控系統,通過通信網絡(如光纖、無線通信等)將隧道內照明設備的運行狀態、故障信息等傳輸到監控中心。監控人員可以在中心實時查看照明系統的各項參數,并對燈具進行遠程控制,如開關、調光、故障復位等操作。同時,可實現對多個隧道照明系統的集中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應急響應能力。

五、節能措施
智能調光:利用上述的控制策略,根據實際照明需求動態調節燈具亮度,避免過度照明,在保證行車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例如,在夜間車流量較小且外界環境較暗時,逐步降低燈具亮度,但仍維持在滿足安全行駛的最低照度水平。
燈具分組控制:將隧道內的燈具分成若干組,根據不同區域的照明需求和交通狀況,對燈具組進行獨立控制。例如,在入口段和出口段,可將靠近洞口的燈具組設置為單獨控制,根據外界光線變化和車輛進出情況靈活開啟或關閉,而中間段的燈具組則根據車流量和車速進行分組調光控制,進一步提高節能效果。
選用高效節能燈具及設備:采用具有高效光學性能和低功耗的 LED 燈具,并配套高效節能的鎮流器、驅動器等設備,從源頭上降低照明系統的能耗。同時,定期對照明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確保其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維持較高的光效和節能性能。
六、應急照明
應急電源:如前所述,配備可靠的應急電源,確保在主電源故障時,應急照明系統能夠迅速投入使用,為隧道內的車輛和行人提供必要的照明,保障安全疏散。
應急照明燈具布局:應急照明燈具應均勻分布在隧道的墻壁、頂部或車道兩側,確保在應急情況下,隧道內的各個區域都有足夠的照明亮度。其亮度和照明時間應符合相關安全標準要求,例如,應急照明亮度不低于 5lux,持續照明時間不少于 90 分鐘。
自動切換功能:應急照明系統應具備自動切換功能,當主電源發生故障時,能在瞬間自動切換到應急電源供電,確保照明不中斷。同時,設置相應的指示燈和報警裝置,提醒駕駛員和監控人員應急照明系統已啟動,以及隧道內的緊急情況。
七、維護與管理
定期巡檢:安排專業維護人員定期對隧道照明系統進行巡檢,檢查燈具的工作狀態、清潔程度、電氣連接是否牢固等,及時發現并處理損壞或故障的燈具和設備。例如,每周進行一次常規巡檢,每月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確保照明系統的正常運行。
清潔維護:定期對照明燈具進行清潔,去除灰塵、污垢等雜質,保持燈具的透光性能,提高照明效果。同時,對隧道內的反射鏡、燈罩等光學部件進行清潔和維護,確保光線的有效反射和傳播。
設備更新與升級:根據照明技術的發展和實際使用情況,及時對老化、性能下降的照明設備進行更新換代,或對控制系統進行升級優化,提高照明系統的可靠性、節能性和智能化水平。
通過以上隧道照明控制方案的實施,可以在保障隧道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照明系統的高效節能運行,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提高隧道照明的管理水平和應急響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