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US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是利用物聯網技術、有線/無線通訊技術、智能CSMA/CD控制技術、嵌入式計算機智能化信息處理,以及節能控制等技術組成的分布式照明控制系統,來實現對照明等設備的智能化控制。W-BUS總線分為KNX總線,CAN總線,485總線,無線等,滿足各種項目不同需求。
W-BUS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總線設備包括:繼電器模塊、調光模塊、場景面板、傳感器、網關、電源等模塊。該系統能夠對燈具、空調、遮陽等設備實現自動監控功能,為不同的使用環境提供定制化的場景解決方案,滿足了使用者對資源的使用和管理需要軟硬件設施為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了舒適宜人的生活已經和靈活高效的辦公環境。 醫院智能照明控制方案-急診樓,醫技樓,住院樓,停車場車庫。

一、設計依據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規范》GB 50189-2015
《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2013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 16-2008
二、系統組成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網絡由 3 層結構組成,包括:區域層——線路層——設備層。整個系統最多支持 14 個區域,每個區域最多可支持62條線路,每條線路最多可支持62個不同類型的模塊或面板。
1、設備層:設備層又稱總線層。設備層所有的模塊(除電源外)均有全球唯一物理地址與系統唯一總線地址,可通過配置軟件對所有模塊進行設置定義功能。設備層模塊可通過通信轉換模塊接入網絡交換機。
2、線路層:每條線路最多可支持 62 個設備層模塊。線路之間通過網絡交換機或耦合器進行相互通信。
3、區域層:區域層最多可以支持 62 條獨立的線路,即 62×62 個總線設備。系統最多可支持 14 個區域層,故系統最大設備容量為 14x62x62 個總線設備。
4、物理連接:總線工作電壓 DC 24V,采用 RVVP4 x 1.0 雙絞線將設備連成一個網絡。總線單獨使用鍍鋅鋼管敷設,并與電力電纜的水平距離至少大于 300mm;一條獨立線路(不含 24V 直流供電線),通信速率在高、中、低時,總線最長距離分別為 500 米、1000 米、2500 米。也可以增加 HUB 模塊及耦合器來延長總線距離。
5、組網特性:星型、樹形拓撲結構可使用耦合器及W-BUS模塊解決組網拓撲問題,但不得設計為環形結構。
三、智能照明系統構架圖

四、主要產品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模塊產品,軟硬件主要有:
1、繼電器模塊:4路、6路、8路、12路16A繼電器模塊,智能照明控制模塊核心之一;
2、網關模塊:一端口網關、二端口網關,標準協議實現數據交互;
3、邏輯控制器:智能照明定時模塊,定場景、節假日、定時等功能;
4、智能調光模塊:0-10V智能照明調光模塊,通過減少或增加電壓促使平均功率的燈光產生的不同強度的光輸出;
5、空調模塊控制器:照明系統可與室內空調、窗簾等設備實現聯動;
6、串行協議轉化器:具備RS482和RS232接口,實現與其他智能化系統的通信聯網、聯動控制;
7、傳感器:多功能紅外傳感器探測半徑3-5m,光照度傳感器;
8、可編程面板:智能面板、經典面板、觸摸屏面板;
9、系統電源模塊:智能照明系統采用DC12V直流供電;
10、智能照明管理平臺:W-BUS系統管理軟件。
(PS:以上智能照明產品的詳細參數,請點擊相關文章進行了解查看。)

五、系統優勢及特點
1、集中控制:
控制手段靈活、多樣,包括:場景控制、恒照度控制功能(照度預設值)、定時控制、就地手動控制、群組組合控制、應急處理功能、遠程控制、監控功能、日程計劃安排功能等。
2、方便維護:
(1)計算機集中可視化圖形管理,實時精準監控每一回路狀態。
(2)遠程管理,節省人力物力。
(3)模塊化設計,便于檢修維護。
3、便于大型系統集成:
(1)設備穩定性好,集成度高。
(2)層級式架構,擴展性好。
(3)控制軟件靈活,容易編輯及整合。
(4)兼容各類標準控制協議。
六、應用場所
W-BUS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廣泛應用于:辦公樓、商業綜合體、醫院、學校、博物館、展覽館、體育場館、酒店、機場、地鐵、高鐵站、工礦企業等。
七、系統接線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