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集團在港交所發布了第三季度的業績報告,第三季度總營收達人民幣709億元,同比增長0.6%,這也是自2021年起六個季度之后的首次同比增長。其中,經調整凈利潤約60億元,同比增長182.9%,再創新高。在2023第三季度小米的研發費用總和為人民幣50億元,同比增長了22%(2022年第三季度的研發費用為41億元),對智能電動汽車等新業務的研發費用占比接近三分之一,支出人民幣17億元。
眾所周知,小米不僅是全球智能手機的市場領先企業,也是物聯網領域市場化的踐行者,其在IoT與消費產品結合的市場化進程中表現卓越。
根據Canalys(知名科技市場分析公司)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團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3,市場占有率為14.1%,同比增長0.5%,是前三名唯一實現本季度同比增長的品牌。(三星市占率為20%排名第一,蘋果市占率17%排名第二)小米已連續十三個季度排名全球前三,小米核心業務正在重回歷史巔峰時期,智能手機領域領先地位保持穩固。小米Al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數增長至7億,同比增長25.2%;擁有五件及以上連接至小米AloT平臺的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用戶數達到1.37千萬人同比增長26%。同時,在2023年9月,米家APP的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16%至8.4千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旗下的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也實現收入和毛利率的同比增長。其中,收入為人民幣約為207億元,同比增長8.5%,毛利率達到17.8%,同比增長4.3%,再創歷史新高。(注:2022年第三季度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為191億元)雖然IoT產品不是小米集團的核心業務,但也是其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AIoT領域,小米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全球設備連接量達億級。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小米集團AIoT業務收入占比低于其核心業務(智能消費手機業務),但是已在多個季度持續同比增長,呈穩定增長的趨勢。在智能手機業務方面,雖然收入營收占總收入的大頭,毛利率持續增長,但在前六個季度,其手機出貨量持續同比下跌10.1%,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
不難看出,IoT領域前景喜人,其穩步前進,正在等待一個厚積薄發的技術爆發節點。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用戶對智能設備的需求增加,筆者相信IoT生態系統的規模和影響力有望進一步擴大,為小米集團創造更多的商機。同時,小米在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上實現了收入和毛利率的同比增長,可以窺見小米對于IoT領域的布局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特定的產品,而是與消費日用品(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等)相結合,在多個領域都取得了成功,遵循“物聯萬物”的本質。并且,這種多元化業務布局有助于降低風險,同時也為未來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此外,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機的領先地位也為其在IoT領域的競爭優勢提供了堅實基礎,持續保持領先地位有助于小米在推動IoT生態系統時更好地吸引合作伙伴和用戶,形成持續的市場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