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統介紹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對燈具、空調、遮陽等設備實現自動監控功能,為不同的使用環境提供定制化的場景,滿足了使用者對資源的使用和管理需要。軟硬件設施為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了舒適宜人的生活意境和靈活高效的辦公環境。

系統網絡由3層結構組成,包括區城層——線路層一設備層。 每一個區域可支持62條線路,每條線路可支持62個不同類型的模塊或面板。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架構圖:

二、系統設計說明
1.設計依據:
?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2015
? 《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2013
?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 16-2008
2.在管理中心設置智能照明監控主機,主機具備實時監測顯示、統計、存儲、分析、報警等功能。
3.W- BUS總線選用RVSP2*2*1.0;管線敷設可選用金屬電線管,并用金屬軟管與探測器連接。
4.室內智能照明監控系統可自成體系,也可通過OPC等方式與樓宇自控系統互聯。
三、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模塊
序號 | 設備名稱 | ||
1 | 四路繼電器 | ||
2 | 八路繼電器 | ||
3 | 窗簾模塊 | ||
4 | 0-10V調光模塊 | ||
5 | 低壓LED恒壓/恒流調光器 | ||
6 | DALI調光模塊 | ||
7 | 電源模塊 | ||
8 | 網關 | ||
9 | 邏輯控制器 | ||
10 | 串行協議轉換器 | ||
11 | 干接點 | ||
12 | 多功能面板 | ||
13 | 多功能紅外傳感器 | ||
14 | 人體存在傳感器 | ||
15 | 調試軟件 | ||
16 | 圖形監控軟件 |
四、主要功能
1.手動控制:根據實際需求可通過安裝在各區域的智能面板實現對終端負載的智能控制。
2.中央控制:根據實際需求可在總控室通過智能照明控制平臺(AT-SGMS圖形監控軟件)對各終端負載進行智能遠程控制。
3.場景控制:可預先設置多個不同場景進行切換。
4.傳感控制:可用各功能傳感器根據外界環境改變實現對負載的自動控制。
5.時間控制:可根據實地需求對各區域負載進行特定的時間段控制。
6.經緯控制:可根據項目實地的經緯度對各區域負載進行相應的經緯控制。
7.狀態反饋:可實時反饋各終端負載狀態。
8.模塊運行:不完全依賴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平臺,如遇系統崩潰等突發情況各模塊單元之間仍可互相通訊、正常工作。
五、系統優勢
1.個性化、智能化管理
針對不同區域和不同時間段對照明質量要求的不同,利用集中遠程控制、場景控制、定時控制、混合控制等控制方案達到調整照度和時長的目的。系統方案的修改與變更的靈活性不僅能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同時也提高了管理的高效性。
2.管理、運行、維護方便
將傳統開關控制轉變為智能化控制并運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平臺進行統一管理,可實時監控負載的狀態并根據實地需求對終端負載進行集中遠程或就地手動控制,不僅大大提高了管理、運行、維護的效率也降低了各方面成本。
3.延長負載使用壽命
照明燈具等負載的使用壽命主要取決于使用時間和電網電壓。采用智能化的控制方式對各區域進行按需分配的精準管理,可以解決負載在傳統控制下常開等單一的工作狀態,大大降低了各負載的使用時間,提高了燈具等負載壽命。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可以抑制電網沖擊電壓,并通過繼電器模塊來限制電壓以提高燈具等負載壽命。
4.節能、環保
利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平臺、混合控制等方式來精準控制負載狀態,相比傳統控制下常開等單一的工作狀態大大降低了各負載的使用時間,使系統能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利用傳感器感應室外環境變化來自動調節燈光,以保持室內恒定照度,既保證室內最佳照明環境,又達到節能環保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