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投標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計控制方案,除門房和宿舍 辦公樓 食堂以外)
6.3.1整廠采用智能照明設計,智能控制系統采用LED照明集中直流供電智能控制系統(GDD),主要實現以下功能:集中管理、遠程控制、本地控制、區域調光、感應聯動、數據采集、故障監測、故障報警、用能計量,提供系統第三方檢測報告,報告需依據GB/T 3797-2016《電氣控制設備》標準要求出具。
6.3.2智能照明控制設備需提供EMC報告,符合GB/T17626.6標準要求。
6.3.4智能照明系統采用直流載波和無線通訊方式,直流載波運用電源線通訊,系統內所有智能控制采用拔插模塊化設計,無需拆接線。
6.3.5智能控制系統可對照明環境進行集成控制,應可實現所有設計功能,系統應預留與其他集成系統或設備聯動功能。
6.3.6智能照明管理系統應預留強投切換開關,在系統故障時能一鍵切換至本地開關。
6.3.7系統應具備HMI人機互動面板應具備防誤操作及密碼管理功能,確保系統安全性。
6.3.8系統可根據不同時間或內置經緯度信息自動計算日出日落時間,自動調整開關燈時間。
6.3.9系統應具有實時報警功能,對門禁、輸入電壓波動、輸出電壓或電流異常、回路失控、燈具故障燈信息應實時報警,并生成相應告警記錄。
6.3.10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技術要求
序號 | 材料名稱 | 規格 | 招標人要求值 |
1 | LED照明集中直流供電智能控制柜 | 18kW | 1. 功率要求: 額定功率:18kW(采用6kW模塊化,N+1冗余備份); 功率因素:INPUT:380VAC 50Hz。OUTPUT:滿載≥0.98,半載≥0.96。3. 效率要求: 系統效率(100%負載)≥92%; 系統效率(50%負載)≥91%; 4. 諧波要求: 電流諧波:50%以上負載下輸入電流諧波總量不超過10%。 5. 電磁兼容要求: 滿足GB/T 17626或GB 3797標準。 6. 絕緣電阻: 各獨立電路與地(即金屬框架)之間的絕緣電阻不小于20MΩ。無電氣聯系的各電路之間的絕緣電阻不小于20MΩ。 機柜壽命:不低于15年。風扇要求:壽命不低于50000小時。9. 關鍵元器件: 斷路器:進口或者國產一線品牌,壽命為通斷交流空開1萬次,直流空開2萬次以上無故障; 接觸器:進口或者國產一線品牌,壽命為通斷5萬次以上無故障; 線材:防火阻燃國標線,禁用回收銅線材; 避雷器:輸入輸出防雷不低于20KA,國產一線品牌(需標準品)。 柜體防護等級要求 柜體應通過結構設計實現防水,防護等級不低于IP45,防潮應符合95%濕度無凝露。 11. 防雷保護: 交流輸入端和直流輸出段應裝有浪涌保護裝置,能承受電流脈沖(8/20us,20kA)的沖擊。防雷模塊故障時,在監控模塊上能反映出防雷器故障。 (1)交流輸入過、欠壓保護; (2)直流輸出過、欠壓保護; (3)直流輸出過流及短路保護; 13. 接地保護: 系統應具有明顯標志的保護地,接地點應用銅螺母(直徑≥M8),接地線應不小于50mm2。配電部分外殼、所有可觸及的金屬零部件與接地螺母間的電阻應不大于0.1Ω。 14. 故障報警要求: 三相交流輸入過欠壓故障報警、直流輸出模塊過流故障報警、短路故障報警、直流輸出模塊溫度過高故障報警、防雷模塊故障報警、通訊故障報警。 |
2 | 控制單元 | 可與觸控終端或上位監控系統連接,建立友好的人機界面,與觸控終端或上位系統使用RS-485接口進行通信。監控同時可采用本地控制與遠程控制兩種模式。可按照用戶的需要將負載分為不同的區域,根據實際需要對不同區域可采取不同的控制模式,包括啟動/關斷控制、分時、分段、分級調光。系統可實現分段調光與分級調光,分級調光應實現按5%步長調節。 | |
3 | 電源模塊 | 容量要求:270V/20A;基本技術參數: (1)輸入電壓:三相五線制AC380V(304~418)V,輸入頻率及變動范圍為47Hz–53Hz; (2)輸出電壓:200V–290V可調; 電源模塊可靠性:MTBF≥100,000h。電源模塊組成N+1冗余工作系統。 | |
4 | 遠程控制集中器 | 具備三個月內的信息數據儲存,具備斷電記憶功能,數據能夠通過標準接口導入到系統數據庫。 | |
5 | 對時功能 | 具備B碼對時功能,可實現與廠內時鐘裝置對時。 | |
6 | 觸控操作終端 | 顯示屏:TFT LCD (工業屏),含智能控制系統軟件。 |
6.3.11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功能要求(除門房和宿舍 辦公樓 食堂外)
序號 | 功能 | 功能說明 |
1 | 觸控操作終端實時操控 | 在觸控操作終端可對全廠照明燈具進行操控。 |
2 | 開關控制 | 任一路、整體的開關 |
3 | 經緯度控制 | 根據設備所在地的經緯度(日出日落時間)進行開關燈。 |
4 | 定時開關燈控制 | |
5 | 區域智能調光 | 1.可根據環境照度和檢修需要對室外照明進行區域智能調光 2.可根據現場情況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暗智能調節 3.可設置不同的場景模式,配置不同的調光方式 |
6 | 故障報警 | 直流電源柜故障報警,通信異常報警等 |
7 | 一鍵場景切換 | 在監控軟件上實現一鍵切換預設照明場景功能 |
8 | 數據查詢 | 實時檢測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以及電能等參數。 |
9 | 數據存儲 | 存儲系統設備的執行歷史記錄。 |
10 | 現場手動控制 | 在緊急情況下或智能控制系統出現故障時,所有回路的燈具均可實現手動開關,具備一鍵強制控制。 |
11 | 備用照明 | 系統斷電時,可自動切換自備用電源。(所有電氣配電間和熱控電子間) |
6.3.12智能照明控制系統軟件配置要求
- 操作系統應為具有開放性、高可靠性和安全、通用、成熟的產品。
- 配置通用型數據庫作為系統數據庫平臺。
- 軟件應采用多層次軟件結構設計,遵循模塊化設計原則,應配置包括數據庫管理、人機管理、網絡管理、系統管理等在內的支持軟件,支持遠方在線診斷且遠方在線診斷功能應能選擇性開啟或關閉。
- 軟件應有詳細的中文技術手冊、使用手冊和維護手冊,所有軟件應具有合法的使用授權。
- 軟件設計應至少保存五年以上歷史數據。
- 要求滿足基于行業、地區的隱私、安全性、數據主權和數據隔離要求。高級別安全管理,強制執行雙向相互身份驗證和基于證書的集中安全控制。
- 支持遠程調試系統、運行診斷和遠程維護。
- 總控制系統中的關鍵節點應設置合適的冗余策略,能夠在運行過程中保證監測數據不丟失、控制操作準確執行。
- 配置集群服務保證系統穩定運行,不因為部分節點失效影響整個系統正常運行。
- 應配置合理的數據備份機制與數據安全保障機制,不得因數據庫失效導致系統中斷運行。
- 系統應提供統一的標準接口,設備通信即可偶、網絡協議、數據庫,能夠支持第三方應用擴展。
- 系統能夠支持軟件功能和硬件設備的擴展性。
- 系統的容量可擴充。
- 系統應保持功能模塊的解耦設計,能夠根據項目需要關閉或者添加功能模塊。
6.3.13智能照明控制系統軟件功能要求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軟件功能至少包含以下功能模塊:
模塊名稱 | 功能說明 |
系統監測 | 在地圖顯示系統/線路/設備的實時監測參數 |
電氣監測 | 顯示設備運行狀態、能流方向、各主要電氣量(電流、電壓、頻率、有功、無功、功率因數)等的實時值 |
照明監測 | 照明設備能耗曲線、設備線路開關、調光狀態顯示 |
趨勢曲線圖 | 顯示歷史數據和實時數據、預測數據 |
運行記錄 | 顯示設備運行狀態統計報表 |
抄表數據 | 以報表形式顯示原始抄表數值 |
告警中心 | 系統已經發生的事故告警、以及系統預告告警 |
報警統計 | 統計系統報警總數 |
告警策略配置 | 報警觸發規則配置 |
設備數量監測 | 統計接入設備數量 |
設備狀態監測 | 統計接入設備狀態,如正常、離線、報警、故障等 |
能源產消數據 | 統計系統能源產消總量 |
照明調度 | 進行照明運行的調度和計劃 |
線路管理 | 進行照明線路的管理和配置 |
策略管理 | 進行照明線路運行策略、儲能策略的配置和管理 |
軟件功能還應滿足:
- 報警功能、報警可分級、可設置報警形成的邏輯。
- 設備抄表功能支持隨時查看指定設備運行狀態。
- 數據分類、查詢、導出、顯示、統計分析功能。
- 通訊鏈路故障定位功能,方便設備的運行維護。
- 用戶及系統權限管理功能。
6.3.14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節能要求
- 系統能夠支持目前市面常見的LED調光節能技術硬件設備的對接,如HVDC調光設備、可控硅調光設備、0~10V調光設備等。
- 系統支持分時、分區、分類型、分需求的靈活配置的多策略控制方式。
- 系統支持節能模式與常規模式節能量對比評估功能,能夠根據節能評估結果自動給出節能建議。
- 系統應設計照明設備的自動運行模式與手動運行模式。
- 必須保證總控系統數據采集、處理、傳輸、顯示、報警、執行控制命令的實時性,滿足技術指標條款的要求。
6.3.15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技術指標
系統接入設備數量:>5萬個
數據保存時間:≥5年
系統年可用率:≥99.9%
數據采集誤差:≤1%
控制正確性:100%
系統控制延遲:<5秒
監測數據延遲:<5秒
數據刷新周期:1~99秒可調
系統時間偏差:<1秒
單次查詢時間:<1秒
單次統計查詢時間:<10秒
硬件故障率:<0.1%
平均設備在線率:>99%
6.3.16智能照明控制系統設備技術參數
- 物聯網4G/5G智能網關。
- 高性能工業級32位處理器。
- 采用金屬外殼,保護等級IP30,金屬外殼和系統安全隔離。
- 寬壓輸入(DC 5-35V)。
- SIM/UIM卡接口內置15KV ESD保護。
- 電源接口內置反相保護和過壓保護。
- 提供標準的RS232和RS485可直接連接串口設備。
- 支持多種工作模式,TCP、UDP、MQTT、HJ212_2017、DATAQUERY。
- 物聯網本地智能網關。
- 工作電壓 DC 5.0~7.0 V。
- 工作電流 150mA@5V。
- 網口規格 RJ45、10/100Mbps、交叉直連自適應。
- 串口波特率 600-230.4K(bps)。
- IP、TCP/UDP、ARP、ICMP、IPV4、HTTP。
- IP獲取方式 靜態IP、DHCP。
- 支持域名解析。
- 網絡緩存 發送:6Kbyte;接收:4Kbyte。
- 串口緩存 接收:2Kbyte;平均傳輸延時 <10ms。
6.3.17光照度傳感器
- 量程范圍:0~200000Lux
- 測量精度:±5%
- 光譜范圍:400~700nm
- 反應時間:小于1秒
- 穩定時間:小于1秒
- 工作電壓:12~24V
- 靜態功耗:小于10mA
- 輸出:RS485 通訊口 MODBUS協議
- 防護登記:IP65
6.3.18其它要求
1)燈具調控要求:
無級線性調光,調光范圍不低于10%~100%;分路開關數量不少于8路。
2)數據采集要求:
a)照明線路的進出線電壓、電流,有功,無功,電量。
b)設備或線路的開關狀態、控制方式、接觸器狀態、通信狀態、設備運行設定參數。
c)設備或線路的信號中斷、過流過壓事件、跳閘事件、參數越限、設備短路或故障。
d)逆變器保護狀態信號。
e)燈具的開關狀態、燈具故障、調光度。
3)數據采集后處理要求:
a)要求能對系統接收到的各類狀態量進行辨識和判斷。
b)能夠對掉線數據進行合理修復。
c)對正常數據與可疑數據進行分辨和處理,對抖動行數據判斷和干預,自動完成數據有效性驗證。
d)應具備對模擬量的二次計算功能,通過便捷的功能實現計算公式的編輯。
e)對模擬量不同狀態應能以特殊的方式進行顯示,以便于識別。
4)接口邊界相關要求:
a)要求系統提供可以二次開發擴充對接工廠其他智能系統的能力。
b)系統對外連接智能照明設備的接口要求支持RS485 MODBUS接口協議與RJ45 TCP/IP接口協議,并支持至少256級照明設備調光控制。
6.3.19主服務器配置清單
型號:達到Dell PowerEdge R340 1U或以上配置的機架式機箱
處理器:達到至強E-2224 3.3GHz 或以上配置的四核四線程處理器
內存插槽數:24個DDR4 DIMM插槽
內存:16GB UDIMM,
存儲:8個3.5英寸/16個2.5英寸硬盤位
存儲容量:2×2TB 3.5英寸熱插拔硬盤
陣列:達到PERC H330 RAID或以上配置的控制器
網卡:2個1GbE LOM
電源線:桌邊電源線,250V,2M (中國)
電源:兩個,熱插拔電源 ,550W
輸入電壓:AC220V,50Hz
尺寸:機箱尺寸:以現場實際為準
軟件:支持Server/Linux/Exsi/Ubuntu等
質保:整機質保3年,3年硬件技術咨詢與遠程協助服務
6.3.20客戶端配置清單
CPU:I5-10500
內存:8G
硬盤:1T
顯卡:集顯
配件:鍵鼠1套
擴展接口:USB 2.0 端口2 個、Type-A 端口2 個
后面板接口:HDMI 1.4 端口、DisplayPort 1.4 端口、Type-A 端口2 個| 11.USB 2.0 端口,
功能:支持智能開機
網絡接口:RJ-45 端口,10/100/1000 Mbps
系統:Win10系統
顯示器:19寸商顯